从千亿龙头到第三次创业三一重工涅槃重生
时间: 2025-04-13 23:19:33 | 作者: 矿用混凝土输送泵--系列
产品介绍
-
三一集团,作为中国首家“破千亿”的工程机械企业,在中国各地建有产业园,在国外的美国、德国、印度、巴西等地也建有研发制造中心,业务覆盖全球,产品出口至18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三一集团旗下的产品,包括了混凝土机械、挖掘机械、起重机械、筑路机械、桩工机械、风电设备、港口机械、石油装备、煤炭装备、装配式建筑等。
其中,混凝土机械稳居世界领头羊,挖掘机更是全球销量冠军,其他工程机械也多年稳居中国市占率第一。
与此同时,三一集团还全面战略布局新能源产业,进入风能、光能、氢能和储能产业。
在38年时间里,从娄底市的一家焊接材料工厂,发展为如今代表中国制造的工程机械龙头,三一集团都经历了什么呢?
三一集团的发展历史堪称传奇。从1986年在娄底市创立的一家焊接材料工厂,到如今成为代表中国制造的工程机械龙头,三一集团只用了38年时间。
1997年,三一重工研制的60C-1416型号混凝土拖泵,以其卓越的排量和压力性能,首次应用于首都国际机场建设,高效高质地完成了混凝土泵送任务,让业界对国产泵送品牌刮目相看。
此后,三一重工不断刷新高度,将混凝土拖泵泵送至深圳赛格广场300多米高空,香港国际金融中心406米,乃至上海中心大厦的620米,成功摘得“世界泵王”桂冠。
随着混凝土机械市场的迅速拓展,三一重工迅速抢占了中国混凝土工程机械行业50%以上的市场占有率,并带动其他国产品牌共同占据90%以上的市场份额。
从1993年进入工程机械行业以来,三一集团相继推出了混凝土拖泵、挖掘机、压路机等十几个系列新产品,每个产品的研制周期都不超过一年,而国外企业往往需要数十年时间才能完成类似设备的研发。
三一重工在挖掘机领域的成就同样令人瞩目。从2017年到2020年,三一重工挖掘机销售数量从2.8万台增长至9.8万台,并在2020年成为全世界年度销量第一的挖掘机品牌,成功摘得工程机械全球桂冠。
在此期间,三一重工实现了大中小领域全机型覆盖,并在挖掘机核心控制器、泵阀马达、回转支承、减速机、四轮一带等关键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,推出了全球第一台5G挖掘机。
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,中国工程机械销量连续几年保持低迷状态,挖掘机出口销量在保持两年快速地增长后也转为负增长。
随着工程机械行业竞争的加剧,挖掘机售价也持续下降,工程机械厂商的利润受到严重压缩,三一重工的毛利率从2019年的32.69%降至2022年的24.02%。
90年代初,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渐加快,中国迎来了大规模基本的建设的高潮。梁永根在时代的浪潮中看到了自己的局限性:焊接材料这个行业太小,要干大事业,就必须进入大行业。
经过两年多的调研,梁稳根和刚加盟三一的副总裁向文波在“双进”战略上达成一致,即进入中心城市—长沙,进入大行业—工程机械。于是1994年,三一重工便在长沙正式成立。
彼时国内工程机械市场有90%都被卡特彼勒、小松、日立等国际巨头霸占,核心技术也掌握在他们手中,初出茅庐的三一面临着重重困难。但湖南人“吃得苦、耐得烦、霸得蛮”的个性让梁稳根无所畏惧,他选择从自主研发杀出一条血路。
在液压专家易小刚的帮助下,三一第一代拖泵问世,其液压稳定性能达到了国外同级别产品的水平,三一重工也因此诞生了第一个专利。拖泵之后,三一重工又在混凝土泵车上向外资品牌发起了挑战,很快就成为国内第一家出口泵车的企业。
在研发团队的攻克下,三一的技术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。挖掘机是工程机械皇冠上的明珠,对资金、技术和人才的要求都极高。美国工程机械巨头卡特彼勒曾提出,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三一重工发展混凝土机械,但前提是三一今后不得进入挖掘机市场。
梁稳根果断拒绝了这个提议。在他看来,放弃挖掘机就等于放弃变成全球一流工程机械制造商的机会。经董事会成员一致决定,集团在挖掘机制造全力投入,三一的挖掘机事业由“实验”转向了“实战”。
经过五年的卧薪尝胆,三一重机终于在挖掘机的性价比、效率和油耗方面,比国外企业略有优势,也研制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200吨级的挖掘机。
后来,三一重机更是和国内供应商企业恒立液压共同合作,打破了国外长期以来对于挖掘机液压油缸的垄断。
除了挖掘机,三一重工在其他工程机械领域也全面开花。亚洲第一台千吨级全地面起重机、全球吨位最大的3600吨级履带起重机、世界第一台三级配混凝土输送泵、世界第一台无泡沥青砂浆车..........全部出自三一之手。
三一颇具竞争力的产品将三一重工和梁稳根推向了巅峰。2011年,三一重工实现近800亿的销售额,不但打败所有外资品牌,以20614台销量登顶国内挖掘机行业冠军,还以215.84亿美元的市值荣登英国《金融时报》全球市值500强。
同年,55岁的梁稳根也以700亿元的身价成为了中国内地首富,声望一时无两。2012年,三一和中信产业投资基金共同出资3.6亿欧元,收购了“全球混凝土机械第一品牌”德国普茨迈斯特100%的股权。三一重工从此成为全世界混凝土机械领域无可争议的王者。
从1993年进入工程机械行业以来,三一集团推出了混凝土拖泵、挖掘机、压路机等十几个系列的产品,每个产品从立项到推出市场都不超过一年,国外企业要花几十年时间研制某一设备的历程,三一集团不到三年便走完了研制生产之路。
在2017年到2020年的四年时间里,三一重工挖掘机销售数量分别为2.8万台、4.9万台、6.2万台和9.8万台,在2020年更是成为了全球年度销量第一的挖掘机,摘得工程机械全球桂冠。
在此期间,三一重工实现了大中小领域全机型覆盖,在挖掘机核心控制器、泵阀马达、回转支承、减速机、四轮一带等关键领域也实现了突破,更是推出了全球第一台5G挖掘机。
从2021年开始,受到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,中国工程机械销量连续几年保持低迷状态,连续三年下行,而挖掘机出口销量在保持两年快速地增长后也转为负增长。
另外,随着工程机械行业间公司竞争愈发激烈,挖掘机售价也愈来愈低。2014年,一台62米泵车卖600多万元,现在最低只要花180多万元就能买到。
由于售价降低,工程机械厂商的利润也持续降低,三一重工的毛利率自2019年开始便逐年降低,销售毛利率从32.69%降低至2022年的24.02%。
对于工程机械的周期性问题,三一重工很早便有考虑,在公司的发展中也做出了应对调整。
从2018年起,三一重工开启了数字化转型,确立了“数字化、国际化”的发展的策略。彼时,三一重工作为工程机械制造厂,各零部件工艺流程相互独立,生产线之间难以衔接,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。
在提出数字化转型后,三一重工在当年便实现了经营全流程数字化,从机器替代、机器决策、产品智能化三个层面开启了全面数字化升级。
在建立完灯塔工厂后,三一重工的生产周期压缩了40%,产能提升了50%,自动化率则提升了80%。
2021年,三一重工确立了“两新三化”战略,坚持长期主义,加大新产品、新技术的研发投入,全方面推进“智能化、电动化、国际化”。
2023年,三一重工又针对新阶段的企业经营竞争,重新提出了“全球化、数智化、低碳化”战略,对原有的三化战略进行升级。其中,国际化升级为全球化,数字化升级为数智化,电动化升级为低碳化。
尽管这几年不断做出应对,三一重工始终没能摆脱周期性的影响。2021年至2023年,三一重工分别实现盈利收入1068.73亿元、808.39亿元和740.19亿元,虽然营收同比均下降了,但下降幅度逐渐变缓。
此外,三一重工2021年至2023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20.33亿元、42.9亿元和45.27亿元,2023年同比2022年增长了5.53%,这也是转好的迹象,也证明三一重工在行业周期下行做出的调整是有效的。
面对目前全球形势,创始人梁稳根很清楚地认识到,三一重工正身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,叠加第三次能源革命的超级技术窗口期,提出了要开启三一重工的第三次创业。
对于第三次创业,三一重工提出了要实现“333”和“366”目标。“333”,即3000亿销售额、30000名工程师、3000名工人。
“366”,即工程机械、港口机械、煤机矿车变成全球第一,风能装备、新能源商用车、石油装备、电池装备、氢能装备、光伏装备成为中国第一,工业互联网、动力电池、光伏产业、建筑工业化、环保装备、投资协同实现破局。
从1986年到2024年,三一重工这艘大船已经航行了38年,年营收从百亿,到千亿,再到万亿,成功引领了中国工程机械的发展。
对于未来,三一重工会坚持数智化、电动化、国际化的“三化”战略,努力实现公司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创新转型,实现第三次创业成功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