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峡工程泥沙研究与实测成果分析结论概述
时间: 2024-11-16 16:04:32 来自: 行业新闻 浏览次数: 1
据宜昌水文站40年来资料,长江多年平均输沙量5.3亿吨,三峡坝址处年均来水量4510亿立方米,平均含沙量1.2公斤/立方米,仅相当黄河的1/30(黄河年输沙量16亿吨,年水量450亿立方米,平均含沙量37公斤/立方米)。但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千年大计,泥沙问题仍被列入三峡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大技术问题。三峡建委于1993年9月即成立了由权威专家组成的泥沙专家组,拟定了泥沙科研的规划和计划。组织了水利部、交通部和高等院校以及中国科学院相关的单位,就坝区、坝下游和水库回水变动区的泥沙问题全方面开展深入研究。全国有几十个科研、设计单位,数以千计的科研人员、工程技术人员参与这项工作。这个庞大的科学团队,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,按不同的课题,分工协作,一起努力,为探索泥沙运动规律和拟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,进行了大量的观测、计算、分析和研究。以便优化枢纽设计和水库运行以及通航需要的水深和水流条件,提供港口码头建设和发展的基本资料,保证长江水道的贯通。
结合几十年来中国科研成果,经10年的努力,三峡工程泥沙研究己取得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。研究根据结果得出:三峡水库调度采用“蓄清排浑”方式,即汛期6至9月(来水量占61%,来沙量占84%)将水库水位降至145米高程,大量泥沙通过23个泄洪深孔排至下游,非汛期的10月至次年5月水库蓄至正常水位175米的运行方式,水库运行80至100年后达到冲淤平衡,有效库容仍可保持在86%至92%。水库初始运行的30年内,无论坝区、变动回水区,泥沙淤积不会对航运和发电造成不好影响。此后再过几十年,在特殊枯水年,水库降至最低水位时,对变动回水区航道和港口作业会有影响;但可通过优化水库调度、航道整治和港口改造解决予以解决。水库运行100年后,重庆市在百年一遇洪水时,长江水位从194.3米高程上升至199米高程,而重庆市中心地区高程在250米以上,无大影响。
据2003年6月初至2004年5月底的观测资料,三峡水库蓄水一年来,入库泥沙约2.16亿吨,淤积在水库内的泥沙约1.3亿吨;水库排约为40%,淤积部位大多分布在在主槽;沿程分布看,越靠近坝前,淤积强度越大,最大淤积厚度为26.7米,在坝前约3.4公里处。与论证和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成果比较,库区泥沙淤积基本在预测范围内,水库泥沙淤积情况比预计有所减少。
由于三峡水库调蓄作用,进入长江中下游河道的水沙过程发生显著改善。其表现为:枯水期流量增加,有利于中下游航运条件的改善;中等水流量历时加长,洪峰消减,流量变幅减小,有利于防洪;下泄水流含沙量明显减小,颗粒级配发生明显的变化,大坝下游较长距离出现冲刷(其中宜昌至城陵矶河段全长333公里,冲刷量达1.3亿吨),洞庭湖淤积减缓。但大坝下游冲刷比预计来得早,而且偏严重,对堤防、护岸产生不利影响,易引发新崩岸,应引起高度重视。
现在,各有关研究课题已通过了专家鉴定验收。有关部门和单位正采取进一步措施:一是加强原型观测(增加内容、频次,扩大范围,增添新仪器,加快分析);二是加强对重大问题的进一步研究,如泥沙运动理论,河势变化规律,防洪实时调度,江湖关系变化等;三是启动前期工作,包括河道治理,湖区污染治理,崩岸应急抢险预案,分蓄洪区建设等等。此外,为配合泥沙研究工作,三峡总公司还组织并且开展了坝区水文、泥沙的观测。
当然,要完全解决泥沙问题,必须加速长江上游植树造林和水土流失治理工作,中国政府对此一直十分重视,下决心长时间坚持下去,作出成效。尽管在长江上游兴建诸如溪洛渡、向家坝水库等工程可减少进入三峡水库的泥沙量,但根本上讲,还要植树造林,减少长江上游的水土流失。长江中上游水土流失面积共约30万平方公里,几年来,中央投资约12亿元,累计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5.8万平方公里。防护林建设方面,从1989年至今累计造林4万多平方公里,使200多个县的水土流失得到了初步治理。近年来,长江上游各地政府遵照国务院“西部大开发”战略和“退耕还林、退耕还草”决策,加大投资力度,加强流域综合治理,取得较大成效。当然,从根本上治理长江上游的水土流失,还需要几十年的不懈的努力。